早产儿在形体增长及脏器功能方面均落后于足月儿,但由于其生长速度高于同胎龄儿,因而在能量及蛋白质的需求上高于足月儿。同时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功能未臻完善、胰腺脂酶活性不足,不能完全承担消化的作用,在生理上存在着供需矛盾。因此在喂养方面,应首先选用能量及蛋白质含量高的母乳喂养。早产儿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足月儿母乳,而且早产产妇乳汁成分的变化更为适合正在快
速成长的早产儿的需求,因此用产妇自身乳汁喂养是最佳的选择。
2006年在哈尔滨对32例早产产妇(胎龄低于37周,平均35周)及对30例足月产妇(平均39周)所作的乳汁分析表明,早产儿母乳初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足月儿母乳初乳,有统计学差异。在过渡到成熟乳阶段时母乳中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早产儿母乳初乳中脂肪、钙、锌、锰均高于足月儿母乳初乳,但无显著差异。而磷、镁、铁略低于足月儿母乳初乳。早产儿母乳营养成分与足月儿母乳一样都呈现出相类似的下降趋势。参见表51。
早产儿对蛋白质的需求远高于足月新生儿,足月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2克,而早产儿则为2.5~2.9克。如果每日母乳摄入量能达到每千克体重150毫升,一般可以满足早产儿近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当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日每千克体重3.0~3.5克及热能达到502千焦(120千卡)时,可获得最佳的生长和代谢效果。如表51所示,早产儿母亲无论是初乳或成熟乳都含有较高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是为早产儿提供所需能量及蛋白质的重要物质基础。蛋白质为早产儿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及多种抗感染因子,其中牛磺酸对视网膜的发育和细胞膜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其肠道内乳糖酶的含量显著高于配方奶喂养者,为其充分消化吸收乳糖增加能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早产儿出生后,应视其体重及成熟情况进行喂养,对出生体重高于1500克、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应及早开始母乳喂奶,从微量喂养开始逐步转换到直接哺乳。体重低于1500克者,应在医院医师监控下安排喂养。由于早产儿母乳中某些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不足,应在医师指导下及时添加所不足的微量营养素。对无条件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这种奶粉是以胎儿在子宫内的组织增积率和组织化学成分作为配方基础的。湖州小样本(24例)喂养的结果表明,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的早产儿体重的增长优于母乳喂养儿并有统计学意义。而身长、头围的增长及神经行为发育则与母乳喂养早产儿无统计学差异。但配方奶粉喂养早产儿的不良反应也较母乳喂养儿多,如多有胃潴留和腹胀,并有统计学意义。